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2010美國行-1 Midway Carrier (USS CV-41)

7月份去了一趟美國,主要是公務,當然還是抽一點時間到處去逛逛
先來介紹一個很難得的經驗,登上航空母艦。有看過阿湯哥成名作「捍衛戰士」的人都知道,在美國海軍的航空作戰能力一點兒都不遜於空軍,主要是依賴航空母艦強大的作戰力與機動性,載著戰鬥中隊全世界跑,比起空軍因為後勤與補給皆需要回到陸地上的基地而受限,海軍航空作戰有極大的彈性與執行力。

一般都是在電視或網頁上才能看到航空母艦,從來沒想到有一天真的能登上航空母艦,這次去美國居然就實現了,雖然是退役的航空母艦博物館,但是還是非常地興奮。去參觀的是長期停靠在加州聖地牙哥的退役航空母艦:中途島號(Midway) USS CV-41

加州的陽光是著名地強,但即時是艷陽高照,室外仍然可能不到攝氏20度,像我們亞熱帶的觀光客一定是長袖+外套,這和當地人短褲短袖差異很大,去參觀中途島號那一天剛好是最熱的,白天也不過攝氏22~23度。



中途島號是1992年4月11號在聖地牙哥退役,2003才正式成為博物館,並長期停靠在聖地牙哥碼頭,在google maps上也可以看到。
登艦參觀的門票是18美元,其實不算貴,即使是平常日也是很多人想去參觀,而且各種年齡層都有。


一進船艙,就有各式的設備介紹,首先是引撆。

還有就是退役的飛機,這架是二戰時期的。


較古老的飛機,沒有去記型號。


在艙底甲板,是停放未執行任務飛機的地方,但維修部分則是利用天車將飛機引撆或械彈吊送至更下層的甲板去進行,所以艙底甲板都留有吊裝孔。

從艙底甲板至飛行甲板,就是依靠圖中這座「電梯」


終於上到了飛行甲板,好大的甲板,中途島號曾經改過甲板配置,將原先直線型的甲板改為交錯型的甲板

這是艦橋,晚一點會上去,飛行甲板上停放了非常多的戰機或直升機,我想另外寫一篇blog來介紹好了,這裡就都先略過。


從艦首看艦橋,有一段距離,可以想像航空母艦航行在海上時,加上海風吹拂,非常地雄偉。

登上艦橋,照片中的是飛行塔台。Midway是一艙年代久遠的船艦,所以很多現代化設備都沒有,像飛行塔台是沒有空調的(甲板下船艙就更別想了)

飛行塔台的內部,有專人解說(當然聽不懂)。可以大約看出空間很狹小,高度也很低,人高馬大的老美在這艘航空母艦上服役應是很辛苦的。



進到了駕駛艙,在艙後是航行資訊區,有海圖和航海日誌。


艦橋的最核心部分就是駕駛艙,都是機械式的儀器。


現代化的海軍船艦應該看不到這些東西了吧?



艦橋的最底層是和甲板相連的,其中有一項最重要的設備:甲板飛機狀態,完全人工式的管理,可以讓人員一目瞭然在飛行甲板上有多少架、什麼型號飛機,每一架的狀態(有無掛彈、有無補給需求),或是哪些飛機已送至下艙。

接下來是人員艙

24小時無限供應的餐廳,看到菜單和菜色,一點胃口也沒有。

艦上人員心靈的寄託。

高級軍官寢室,和士兵比起來真算是豪宅了。


中階軍官寢室,2人一間。


艦長室,辦公室和寢室相連。


高級軍官餐廳。


一般士兵的寢室,空間非常地狹小。


資淺軍官的寢室。


軍官專用的區域,樓梯是艦上少見寬敞的。


廚房

燙衣間

浴室

整體而言,中途島號是一艘二戰時期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經歷了韓戰、越戰和第1次波灣戰爭,所以也算戰功彪炳,但是其實上每的空間非常地狹小,幾乎沒有一到門是不用低頭就可以過去的,在艦橋上的樓梯更是窄小,上下很不方便,也可以想像在這艘船艦上服役,又歷經戰鬥任務時,其實要克服的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壓力,並不是像電影上那麼地威風。

如果想知道中途島號的歷史,可以參考WIKI。另外, Midway也是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一種級別,歷年的航空母艦也可以參考WIK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